岳陽日報全媒體訊(彭 哲)2018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岳陽,首倡“守護好一江碧水”。五年來,國家稅務總局岳陽城陵磯新港區稅務局積極推動綠色稅制落地落細,激發稅收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正效應,以綠色稅制守護好11.9公里長江岸線,助力一江碧水更清更綠。
征管舉措加力。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推進各項綠色稅收征管措施,整體性集成式提升綠色稅收征管效能,五年累計入庫資源稅、耕地占用稅、環境保護稅和車船稅等綠色稅收2.36億元。全面實行財產和行為稅“十稅合一”簡并申報,使表單數量減少2/3、數據項減少1/3,讓納稅人辦稅更便利。加強對區內港口、碼頭、造紙、發電等企業環境保護稅的征管,通過開展環保講座、政策宣講、稅企沙龍等方式,對排污企業精準輔導,引導治污減排,近五年征收環境保護稅3556萬元,倒逼企業從“被動減排”向“主動治污”轉變。如湖南省港務集團在綠色稅制引導下,投資4.1億元對城陵磯港進行環保提質改造,拆除泊位3個,退還岸線300米,建設巨型“膠囊”散貨倉根治粉塵污染,企業環保成本降低的同時,經濟效益逐年上升,集裝箱吞吐量2022年突破了100萬標箱,稅收助力百年老港實現綠色轉身。
稅收優惠添力。充分發揮綠色稅收的優化、促進作用,積極引導企業用足用好相關稅收優惠政策,讓綠色理念深入人心、融入行動。稅務干部主動延伸服務鏈,及時上門宣傳稅收優惠政策,為企業算清治污減稅和排污繳稅“兩筆賬”,引導企業投入環保短期成本贏取減排長期稅收紅利。近五年,全區納稅人節能環保減免稅金額達2606萬元,在減稅效應激勵下,企業環保意識不斷增強,政策添力賦能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效應持續顯現。如岳陽林紙股份有限公司累計投入近10億元建設化學制漿黑液堿回收及污水處理系統,近5年享受稅費減免7354萬元,增值稅留抵退稅1950萬元,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近2.2億元。2022年造紙產量達108萬噸,同比增長7.6萬噸,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同比減少58.95%,水污染物排放量同比減少4.76%,稅收紅利轉化為了研發投入,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的雙贏。
協作共治聚力。積極推動與環保、住建、交通、房產等部門成立聯合工作組,從制度層面細化涉稅數據交互、聯合識別認定、復核反饋工作的業務流程、時間節點和職責劃分,定期召開聯席協作會議,打牢協同共治的組織基礎,環保稅的納稅人戶數從2018年的27戶增長到目前的110戶。如生態環境部門定期向稅務部門傳遞重點排污單位名錄、排放許可發放、環保行政處罰、污染物排放等涉稅信息,2022年,依托涉稅信息共享平臺在線接收污染物監測數據、違法處罰、排污許可證等信息共計90余條,利用外部數據追征稅款37.3萬元;住建部門定期推送建筑工地揚塵管控項目清單和施工許可發放信息,利用共享信息鎖定環保稅稅源,近兩年入庫建筑揚塵環保稅116.6萬元。
精細服務給力。打好“擴綠低碳”服務牌,運用稅收大數據精準收集企業需求,推送定制版《支持綠色發展稅費優惠政策指引》。成立“稅收服務云團隊”主動貼近企業需求,就企業關心、關注的難點、熱點涉稅問題,整理成“綠色稅收禮包”,迅速送到企業手中,做到“全覆蓋”宣傳推送,“多元化”解讀輔導,“精準化”快速落實。組織青年干部開展凈灘、巡江志愿活動10余次,積極清理河岸垃圾、勸阻非法垂釣、宣講生態環保,為守護母親河貢獻一份力量。聚焦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組建課題組開展綠色稅收調研,“稅企共守碧水藍天”環保稅管理案例在全省稅務系統評比中榮獲第3名,撰寫的《綠色稅收助力洞庭湖生態發展》調研報告得到了地方黨政的高度評價,為新港區綠色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下一步,新港區稅務局將持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在加強稅收征管的同時,加大相關政策宣傳力度,著力推進綠色低碳稅收體系,讓“綠色稅制”帶來“綠色效應”,為守護好一江碧水貢獻更多稅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