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8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勉勵湖南“守護好一江碧水”。五年來,湖南人民牢記殷殷囑托,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堅如磐石的定力、久久為功的韌勁,從生態修復、綠色發展到民生改善,全力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范區建設。
▲ 長江岳陽段君山華龍碼頭,水碧岸青,生機勃勃。(圖片來源: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張興誠 胡崢 岳陽報道
歷史不會忘記:2018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岳陽市君山華龍碼頭,囑托湖南“守護好一江碧水”。湖南成為守護好一江碧水的“首倡之地”。
五年過去了,“首倡之地”的生態答卷進展如何?近日,記者深入湘陰縣、臨湘市、云溪區、君山區等地,見證了湖南省岳陽市踐行殷殷囑托,“守護好一江碧水”的生動實踐。
“岳陽市國、省考水質監測斷面達標率從89%提升至94%,長江岳陽段連續5年水質優良率為100%,東洞庭湖水質連續五年達到國家考核標準……”這些數字,描述了五年來守護一江碧水的成就,儼然當年范仲淹筆下“上下天光,一碧萬頃”的美景再現。
牢記囑托 齊心努力
岳陽,擁有湖南全部163公里長江岸線和50%的洞庭湖水域面積,是湖南唯一的長江沿岸城市和湖南水系入江的最后一道關口,其在“守護好一江碧水”中的責任更是極為重大而關鍵。
▲ 在江豚灣畔,一場別來生面的黨課入腦更入心。
守護好一江碧水,必先治水!
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多次研究部署,層層壓實責任,全面推進治水、水生態修復等工作。
3月29日,在華龍碼頭,湖南省委書記沈曉明走進東洞庭湖保護區管理局林閣老巡護監測點,實地調研水生態修復等情況,叮囑大家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高度政治責任感守護好一江碧水。
▲ 臨湘市打造河(湖)長制特色公園,讓市民共享生態成果。
守好最后一道關口,離不開關口前“一湖四水”的保護與治理。
湖南持續將湘江流域保護和治理作為全省“一號重點工程”,在湘江流域沿線各地打響環境治理攻堅戰,實施工業、農業和生活污染整治項目數千個,關停涉重企業上千家,既切大“毒瘤”,也清小“膿腫”,并嚴格實施《湖南省湘江保護條例》,將治江納入法治軌道。
▲ 3月30日,巴陵石化年產60萬噸己內酰胺產業鏈搬遷與升級轉型發展項目正式轉入投產準備階段。
岳陽更是彰顯“首倡之地”的首倡之為。
在生態修復方面,岳陽堅持系統思維,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嚴格落實河(湖)長制和長江“十年禁漁”。
在產業轉型方面,岳陽大力發展現代石化、裝備制造、現代物流、電子信息等綠色低碳產業,嚴格實行負面清單限進、行政許可限排,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在推進示范創建方面,岳陽圍繞構建和諧江湖關系、破解“化工圍江”難題、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三大示范方向,全力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范區建設,積極探索大江大湖和傳統重化工地區生態環境保護治理新模式。
▲ 洞庭湖生態環境變好了,成了麋鹿等野生動物的天堂。
歷經多年刮骨療毒式的治理,碧水清波入洞庭的景象得以再現。
如今,“江豚的微笑”“麋鹿的倩影”“候鳥的歡歌”已經成為岳陽的嶄新名片,全國首批共抓大保護試點示范城市、國家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全國第五個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范城市等稱號也“紛至沓來”。
“斷腕”的決心與意志
人們常用“壯士斷腕”來形容決心之強大、意志之堅決,或許只有親歷者才能真切體會“斷腕”之痛。
長江岳陽段曾有采砂船100多艘、運砂船1000多艘,從業人員10萬多人、固定資產200多億,是長江中下游的主要砂石供應地之一。岳陽市先后取締長江、洞庭湖岳陽段全部非法砂石碼頭,整治長江岸線66.3公里,修復濕地生態8.6萬畝,使長江岸線碼頭復綠率達100%。
▲ 臨湘市破解“化工圍江”,高新區內產業興旺發達。
2018年以來,岳陽市開展了“七大行動”,其中關停非法采砂碼頭只是“長江岸線碼頭整治行動”的一部分,還包括關閉42個泊位、完成20個千噸級碼頭泊位提質升級等內容。
其他行動還有沿江化工企業整治(長江沿線一公里化工企業關閉或整改,不再審批)、黑臭水體治理、沿江環湖生態修復、沿江環湖地區“空心房”整治、重點領域整治、河長巡河等。
▲ 文和友的蝦從哪來?君山島的荷葉蝦味美肥香。
扛牢“守護好一江碧水”首倡地的政治責任,政治監督不斷強化。
五年來,岳陽市委和市紀委監委開展“洞庭清波”常態化監督;岳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巡回法庭,對環境資源案件開展巡回審判;岳陽公安探索建立起了集智能指揮、部門聯動、全鏈打擊、群防群治“四位一體”的綜合治理機制……一樁樁一件件,無不彰顯岳陽人民“守護好一江碧水”的決心和意志。
“微變化”折射大變遷
城陵磯港是湖南唯一一個國際港口,也是長江干線第10個過億噸大港。
隨著港口經濟迅速發展,每年靠岸大型船舶2000余艘,而所有??砍橇甏壙诎兜拇熬捎萌紵裼桶l電的方式,一度成為洞庭湖水域及長江沿線港口污染和城市污染的主要來源。
推廣實施“以電代油”工程,從根本上消除污染頑疾。城陵磯新港國際集裝箱碼頭岸電負責人劉湘岳向記者描述了這個變化:“柴油發電消失了,江海煙囪不見了,環境污染沒有了……現在,岸電接入船舶數量逐年上升?!?/p>
▲ 綠意盎然的臨湘市生態文化園。
記者注意到,這些地方也發生著令人欣喜的變化。
臨湘市狠抓河湖治理,全面推進河(湖)長制從“有名”“有責”,向“有能”“有效”轉變,境內江、湖一改昔日亂象,連續兩年獲評湖南省政府河(湖)長制工作督查激勵獎,2022年6月獲評國務院河(湖)長制工作督查激勵縣。
入選全省100條“美麗河湖”之一的東湖,已經被打造成集濕地植物多樣、科普教育、景觀體驗、休閑娛樂、文化展示于一體的洋沙湖濕地,展現著新時代人湖相依、人水和諧的美景。
作為破解“化工圍江”示范工程的己內酰胺搬遷項目,預計將于今年二季度投產,未來有望實現年產值118億元、年利稅35億元,解決約3000人的就業問題。
華龍碼頭已由原來的臟亂差,蝶變為濕地蘆葦萋萋、水中江豚撒歡的生機盎然之地。去年12月,江豚灣景區還成功獲評國家4A級旅游景區。
長江“十年禁漁”全面啟動后,退捕上岸的君山區六門閘社區居民,住進了新建的生態漁村。他們在享受各類補貼的同時,還可參加直播帶貨、月嫂、廚師等各種技能培訓。2022年,六門閘風干魚銷售額超過2億元,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已成為大家的共識。
▲ 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旁,六門閘風干魚飄香。
江湖名城,華美蝶變。
五年來,岳陽牢記囑托,以“岳陽之為”貢獻了“長江之治”,以“岳陽之答”回應著“時代之問”。而岳陽,是湖南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一個生動縮影。
守護好一江碧水,既是階段性答卷完成時,更是長久進行時。大湖之南,人水和諧的更美篇章正在書寫中……
來源:紅網·觀潮的螃蟹
作者:張興誠 胡崢